



中學組作品十強

S02 - 東涌天主教學校
減碳智能停車場
減碳智能停車場提供太陽能與壓力雙重供電,減少碳排放。以及智能數據分析提升停車體驗,從而減少傳統汽油車碳排放。功能包括:手機App上預約停車位、路面自動引導系統、利用燈光指引駕駛者快速找到空車位,創新照明水瓶燈光折射設計增強安全性,自動調整燈光亮度系統,節省能源使用。
S06 - 荃灣官立中學
智慧節能冷凍板
透過冷氣機的運作原理,使用壓縮機改變雪種狀態(以製冷片和水進行模擬運作),利用冷卻了的液態雪種來冷卻放置在牀頂的鋁板,並藉由熱輻射效應有效地帶走人體散發的熱量。這冷凍設備無需使用鼓風機,能省電及安靜地運行。它還具備了紅外線測溫、加濕器和夜燈功能方便用家使用,操作可透過內置於控制板的程式及紅外線遙控器進行。
S11 - 沙田培英中學
水霧間
一般涼亭只有遮陰功能,乘涼效果不佳。我們設計降溫的涼亭,有以下優勢:
1. 使用水霧系統,有傑出的降溫效果之餘又不費電。 2. 使用太陽能發電,不用消耗電力。
3. 水都是雨水循環再用,避免浪費水資源。
模型使用3D打印技術,完美配合太陽能板和水霧系統零件,融合創新和技術。通過這個設計,我們希望能給予公眾一個環保舒適的環境,在保持涼快之餘不會加劇全球暖化,避免炎熱的惡性循環。
S12 - 聖保羅男女中學
AI智能廚餘消滅器
香港每日產生3600噸廚餘,餐廳常過量準備食材,成為主要垃圾來源之一。我們的系統利用鏡頭和感應器自動識別廚餘及其重量,並將數據同步至雲端。用戶可以通過應用程式查看數據和圖表,分析食材用量趨勢。人工智能還會提供建議,如調整採購數量,而收集的廚餘則可送往回收點處理。未來,我們將探索廚餘發電,為潔能社區作貢獻。
S19 - 救世軍卜維廉中學
垃圾都可發光
面對每天數以萬噸計的都市垃圾,我們嘗試反問:垃圾是否注定無用?這個由初中學生設計的「垃圾撞擊式發電模型」,利用垃圾下墜時的動能撞擊壓電模組,產生微量電力,成功點亮LED燈。我們亦加入提示燈系統,提升操作安全與效率。這個裝置不只是技術實驗,更是一次社區關懷的行動。希望以創意,為清潔工減輕負擔,為可持續生活提出想像。我們相信,一袋垃圾,也可以發出光。
S23 - 瑪利曼中學
Green energy express
S25 - 聖羅撒書院
綠在茉莉星屋
「綠在茉莉星屋」是象徵潔淨能源引領更好未來的茉莉花和星星為靈感的樹屋模型,模擬潔能家居。模型以轉廢為能的物料製成,特加入能降温的鋁紙和增加採光的玻璃門窗,配以如太陽能、風能等綠色能源,加上自動感光及溫度啟動電器等科技,更有綠色生活元素如單車、回收箱等,冀提升人們對潔淨能源的認識和實踐綠色生活,以減少家居的碳排放,達致潔能社區。
S26 - 皇仁書院
綠能循環站
我們組別的題目是綠能循環站,項目由三個部分組成。
垃圾自動回收器和太陽能是綠能循環站的重要部份。垃圾自動分類器提升回收效率,太陽能是可再生能源,為回收器提供電力。
在廁所中,利用污水和廢水生成透過微生物燃料電池(MFC) 技術生成電力,並安裝水輪機和驅動器提高效率,電力亦可用於其他設施,減少能耗和環境影響。
雨水是生活中重要的物資。雨水能在不同方面在廁所中實淺它的用途,解決我們的各種需要,設施不僅設計簡單,而且用途廣泛。
藻類窗是專為香港高密度商業建築設計的產品,通過水泵、過濾系統調節玻璃夾層中的綠藻濃度來控制進光量,陽光過烈時用藻來遮光,可以減少室內降溫所需電力。陽光促進藻類吸收二氧化碳,釋放氧氣,改善空氣質素,同時吸收熱量,減緩熱島效應。產品初期將用於商業區的摩天大樓,未來擴展至其他大型玻璃建築,推動城市可持續發展。
S29 - 協恩中學及華仁書院(九龍)
Algae Window 藻類窗
S31 - 東華三院辛亥年總理中學
綠在區區智能回收箱2.0
「綠在區區智能回收箱2.0」是一個旨在提升「綠在區區」回收計劃成效的方案,方案是利用AI驅動的技術,透過鏡頭、壓力感測器和履帶等組件,自動識別和分類垃圾,設計目標是為解決現有回收系統中分類錯誤、能源耗損以及人力成本高等問題。未來,此系統有望與現有的環保回收計劃結合,並透過消費券等方式,鼓勵市民參與回收。
🎴 你有冇玩過 Pokémon TCG 呢? 想像一下,如果卡片不再是小火龍,而是香港本地樹木的「細葉榕」和「楓香」的精靈卡片,你會有興趣玩嗎?《ECO Monster》是將綠色生活與遊戲結合的環保 APP!每次完成一次回收,或減少碳足印,就可以幫樹苗施肥成長,解鎖來自香港真實樹種的可愛卡片!邊玩邊學植物知識,仲可以保護地球,成為真正的綠色訓練家!🌿💪
S37 - 中聖書院
ECO Monster